其实您不懂孩子的心
陈会昌
在和一所小学老师的座谈中,听到一件令我非常伤心和感慨的事情。
在小学五年级劳动课上,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,老师教学生缝制椅子垫儿。后来正好赶上"三八"妇女节,老师为了教育孩子们关心父母,就号召同学们回家给妈妈缝一个椅子垫儿。孩子们听了,积极性很高。有个孩子,回家顾不上做作业,翻箱倒柜地找出布啊,针线啊,忙了半天,辛辛苦苦地给妈妈缝了个椅子垫儿。他想给妈妈一个惊喜,就把椅子垫儿先藏起来,不让妈妈看见。妈妈下班回家,劈口问道:"写完作业没有?"孩子回答说:"还没有呢。"妈妈一下来了气,"放学这么半天,你干什么了?"孩子说:"妈妈,今天是三八妇女节,我给你做了个礼物。"说着拿出了藏在门后边的椅子垫儿。他满以为妈妈会高兴呢,没想到,妈妈不但没有什么惊喜,反而一手抓过椅子垫儿,说:"你弄这玩意儿干嘛,不写作业!"边说边把孩子忙了半天做的椅子垫儿拆了。
小男孩儿当时气得直哭,他的心境可想而知,他对妈妈的一片爱心被妈妈粗暴地伤害了。老师号召同学们给妈妈做一个礼物的时候说:"妈妈平时关心你们,付出了很多心血,你们也应该关心自己的妈妈,送给妈妈一个自己亲手做的礼物,就是关心妈妈的实际行动。"孩子听懂了老师的话,他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给妈妈缝椅子垫儿,也许长这么大,他还从来没有为妈妈付出过这么多的劳动,他多希望妈妈会因为他变得懂事儿了而高兴和喜出望外啊。他在一针一针缝椅子垫儿的时候,一定想象着妈妈回家看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时的高兴劲儿。他万万没想到妈妈会这样。他大失所望,他对妈妈的爱,一下子转为怨恨,恨妈妈不懂自己的心。
一件本来非常难得的好事就这样顷刻变成了坏事。妈妈的想法我知道,她是恨铁不成钢,她是望子成龙,她恨不得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,门门课考100分,将来上重点中学、重点大学。她心里真的并不想伤害孩子,她对孩子是一片爱心。
我却对这位妈妈"恨铁不成钢",她太不会做妈妈了,她太不懂孩子的心,她把孩子的"好心当作驴肝肺",她的几句本出于好心的话,沉重地打击了孩子,伤害了孩子,孩子送给她深深的爱,她回报给孩子的,是表面上令孩子感到的一种冷漠和无情,孩子为这种冷漠和无情感到伤心、沮丧和怨恨,他会在很长时间里不开心,就是待会儿做作业也没有心思,没有积极性。
教育家经常说,教育要"抓住时机"。孩子给自己亲手缝椅垫儿,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时机!它的意义远不止于孩子会劳动,会干活儿了,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人的情感上,在孩子的一针一线中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爱和关心,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感情回报。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母子双向情感交流的机会呀!我相信善于表达感情的西方妈妈们,如果遇到这种事情,肯定会惊喜地拥抱住孩子,好好地亲吻亲吻他。
心理学家说,我们成年人要教育好孩子,首先要理解孩子的需要,就是人们常说的,要懂得孩子的心。当从小被娇惯得只会接受父母的关爱的孩子,通过给妈妈做"三八"节礼物而滋生出一棵关心、爱护爸爸妈妈的幼苗的时候,他们多希望自己的行为,自己的心思被理解,被肯定啊!虽然我们东方人一向不善于表达感情,但总要有一句"谢谢"的话,或者起码得有一点儿高兴的表示吧。
心理学家还说,处于儿童中期的孩子,就象这个五年级小学生的年龄,他的社会关系网络,也就是他与父母、亲戚的关系和同伴关系,对他的心理正常发展关系巨大,当他们经常能感觉到爸爸、妈妈非常关心他,理解他,支持他,同伴也理解和支持他的时候,他就感到安心,就没有什么忧愁和疑虑,面对困难他就有勇气去克服,面对压力他就不害怕和焦虑。
但是这个孩子的妈妈,她的行为却不能给孩子这种感觉,孩子会怀疑和不解:"我妈妈怎么是这样一个人?"用孩子们常说的一句话来说,就是"有这样儿的吗?"如果是心理脆弱的孩子,他会长时间地感到忧郁,会沉浸在一种压抑的心境中,高兴不起来。
我相信,这个粗心的妈妈,其表现是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妈妈,大多数妈妈不会象她那样做。那么,这个例子还有典型性吗?我之所以引用这个例子,就是认为它具有典型性,就在于它所引出的话题。这个话题就是,我们做父母的,特别是年轻父母,应该懂得孩子的需要,应该重视孩子的情感、情绪发展。
我曾经编制过一个"儿童社会性发展问卷量表",当我用这个量表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父母中进行测试和比较之后,发现中国父母与澳大利亚父母有一点非常明显的差别,那就是,我们中国父母最重视孩子是不是听话,是不是认真、刻苦地学习,是不是遵守纪律等等,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孩子情感和情绪表现。但澳大利亚父母却把孩子的情绪、情感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,非常重视孩子平时的情绪状态,孩子是不是高兴,乐观。专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所?quot;文化差异"。意思是说,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,老百姓们一向不大管别人的情绪情感怎样,你高兴还是伤心,你心里感到压抑还是轻松愉快,都不大要紧,不会被别人注意,或者不被认为是什么大事情。你到医院去,说"我病了"。医生会问:"哪儿不舒服?感冒发烧,还是哪儿不合适?"如果你说:"我心情不好,老是不高兴",医生会说:"你回家吧,我治不了。"他认为你没病。但是,如果在西方国家,医生听到你说这句话,他一定非常重视,他会认真地建议你去找一个精神医生看一看。因为在他们那里,如果一个人情绪、情感上出了问题,会被人们当作大问题。
这种文化差异,并不一定说明西方社会先进,我们东方文化落后。西方人重视人的情感,一方面是文明带来的正面影响,另一方面也恰恰是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。正面影响是说,那里的人们,平均文化水平较高,由于受教育较多,他们更注意别人的需要,别人的情绪状态。负面影响是说,由于工业化,社会竞争加剧,人们普遍感到工作、生活的压力,所以容易出现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。
这种文化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之一,就是我们要不要适当地转变一些家庭教育观念?比如,你"望子成龙",这并不错,只有一个孩子,谁不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?但是,孩子整天坐在那里写啊,念啊,学习,学习,再学习,他就能"成龙"吗?如果他的情绪、情感发展不正常,如果他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,如果他的"努力"和"勤奋"都是被强迫的,如果他不诚实守信,如果他冷漠无情,不善于理解别人,他将来会怎样?
我相信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×盖茨在小学、中学时读书时,他的数学成绩不一定比他同班的中国同学好多少,但是他现在的事业宏大,气贯全球,每天有6千万美元进入他的腰包。而在他公司里供职的那些中国雇员,每年的工资也就是几万、最多十几万美元吧。而这些中国雇员当初在班里的学习可能曾经远远地超过比尔×盖茨来着。
这就是现代的社会竞争。现在几岁、十几岁的孩子们,将来要参加21世纪的国际竞争,他们竞争得过象比尔×盖茨这样的洋人吗?
这个问题看上去远得有点儿不着边际,其实一点儿都不远。我敢说,象本文中提到的那位妈妈,如果她不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,她绝对培养不出象比尔×盖茨那样的大事业家。